隨著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續深入,醫廢收集處置工作任務愈加繁重。為保障工作順利開展,市城控集團所屬城建集團干部職工積極響應市城控集團號召,迅速組建志愿者支援小隊,全力支援醫廢收集處置工作。 自疫情爆發以來,醫廢收集、轉運、處理任務量與日俱增,我市唯一從事醫廢處理專門機構――市城控集團所屬荊門京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京環公司)人員設備均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受到嚴峻考驗。疫情防控、義無反顧,在得知京環公司面臨醫廢處置人員緊缺的困境后,城建集團廣大干部職工紛紛報名請戰,經過條件篩選和綜合研判后,最終確定集團所屬保障房公司彭友松、黃瑋、韓斗斗和集團所屬先創市政公司黃飛、徐爽5名志愿者加入到醫廢處理支援隊伍,協助開展醫療廢物應急收集和轉運工作。經過統一培訓后,5人根據調配分工迅速到崗就位,投入到緊張有序的醫療廢物箱的清潔消毒和整理工作中。 每天早上六點半,測量完體溫、穿好防護服,戴好口罩、護目鏡,天還未亮,他們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負責對全市城區以及各縣市地區的醫院、衛生院和集中隔離觀察點所運回的醫療廢物儲蓄箱進行清洗消毒作業,以保證次日轉運車有充足消毒后的儲物箱進行置換。由于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連續工作數小時就會汗流浹背、全身透濕;長時間佩戴口罩呼吸費力,常有缺氧窒息的感覺;周身充斥著消毒液的氣味,長期刺激著喉嚨和皮膚,咳嗽、紅疹頻發……但他們克服種種不適,依然堅守崗位,并盡量少喝水,只為節省休息時間,節約防護物資。他們每天堅持最晚離開崗位,只為盡可能多地清洗和處置醫療廢物箱,力保臟箱不積壓,車輛不等箱,一線能供應。 彭友松是保障房公司黨總支委員、工會主席,年屆50歲,在這批志愿者中最為年長,每天總是最早到車間調試設備,又是最后一個清洗設備、打掃衛生、關閉設備的。 黃瑋是保障房公司團支部書記、荊翰苑項目營銷專班負責人,因為家中有老有小、小兒子不到兩歲,他家人起初不同意,他說:“如果大家都怕危險,都不愿干,國家就完了。去支援的都有家庭,和醫護人員相比,我們出這點力算什么?” 保障房公司青年員工、入黨積極分子韓斗斗與妻子將一歲多的女兒送至鄉下父母家中照料后,雙雙請纓出戰,參加增援,妻子前往一醫北院參加新冠肺炎危重病人集中收治工作,被大家稱為“抗疫最美夫妻”。 黃飛是先創市政公司安全部的一名年輕員工,更是一名青年黨員,他的孩子才三歲,而身為老師的妻子不僅要照顧幼子,每天還得負責幾十名孩子的網絡教學任務,但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妻子并沒有埋怨,對他的決定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徐爽是先創市政公司工程技術部的業務骨干,多次被評為“五星黨員”“優秀共產黨員”。他兒子剛5歲,女兒才半個月,妻子還在坐月子,都需要人照顧,一時猶豫不決。妻子察覺到了他的擔心與顧慮,主動提出:“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再說還有姥姥、姥爺呢!咱們會把兩個孩子照顧好的!” 舍小家、顧大家,對家人的不舍、對孩子的擔心,阻止不了志愿者們參加防控阻擊戰工作的腳步,充分體現了他們的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博愛精神。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用不動聲色的善良挺身而出,用毫不猶豫的勇氣沖鋒在前,他們是奮戰在疫情防控前線的真正勇士,向戰“疫”中的最美“逆行者”致敬!(文、圖:熊飛、李文翔、周夢婷、瞿燕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