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歷經兩年建設的湖北荊門漳河環庫防汛公路清靜庵大橋順利合攏,標志著大橋主體結構已全部完工,漳河環庫防汛公路的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漳河環庫防汛公路由市城投公司投資6.5億元進行建設,項目總長約60.4公里,起點為漳河鎮,經付集、馬店、當陽地界、香山村、安團、肖崗、迎接村、蘇院,終點至漳河大道。
清靜庵大橋跨越的河道為觀音寺水庫和雞公尖水庫的連接咽喉,是整個環庫防汛公路項目中的一項控制性節點工程,大橋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共3跨,橋長201.16米,橋面寬10.5米,雙向2車道,設計行車速度40千米/小時。
漳河環庫防汛公路共有道子河大橋、香山大橋、清靜庵大橋、雞公尖大橋4座大橋,目前,香山大橋和清靜庵大橋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整條環庫防汛公路預計2019年底前建成通車,該公路建成后,對于構建漳河旅游景觀帶、提升漳河旅游產業發展水平、適應漳河新區總體發展,推動荊門中心城區西進、完善荊門公路網布局,加強區域國省干線之間出行聯系以及完善庫區應急保障通道,提高防洪救災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代盼、劉源;圖:蔣子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