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就是號令,責任重于泰山。針對宜家公租房小區封控期間出現的住戶時有聚集、物資配送難等問題,8月13日上午,市城控集團直屬子公司保障房公司領導班子直奔現場,在調查會商后,跟進整改落實了三件事。一是將測溫登記口和物資分配點分開,實行分區定時配送,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二是做好宣傳動員,引導住戶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協助小區防疫與封控管理,完善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機制。15名承租戶志愿報名參與,其中3人已到崗。三是堅持敲門服務,對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送貨上門”,解其“燃眉之急”。
“10-2-104住戶,無人接聽電話,需上門。”“11-2-702住戶,腰疼躺在家。”“6-2-301住戶,需要青辣椒1斤、玉米4個、梨子3斤。”這是小區房管員前一晚,電話聯系其管轄樓棟的孤寡老人和殘疾人住戶需求后,整理出來的一張張小紙條。這些紙條,雖簡單卻溫暖人心。其中,有一位86歲高齡的老人張奶奶,行走不便,且疫情期間無人照料。在電話聯系不上張奶奶后,房管員擔心不已,迅即通知公司志愿者上門查看,在聽到老人安好后這才松了一口氣。第二天一早,志愿者將生活物資送到家中時,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點滴見精神,細節顯成敗。公司負責人感言道,“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每一份關愛都是‘定心丸’,每一件小事都是‘安全帶’,我們必須用心用情用力服務,當好承租戶的‘貼心人’和‘守護人’。”
下一步,保障房公司將按照“志愿者爆表參與、責任鏈爆款壓實、防控網爆棚織就”的思路,構建“黨旗領航、志愿者融合、小區愛心人士賦能”的紅色防控體系,筑起“同心抗疫、共克時艱”的銅墻鐵壁,彰顯國企國資力量。(文、圖:李莉 周夢婷)
|